“冬天”里的精细化管理策略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进入三季度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由此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企业倒闭、裁员、减薪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根据Wind统计,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上涨了10.20%,增速较上半年的19.31%大幅回落。与此相应的是,1601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工资支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033.8亿元,剔除无同比数据的公司,同比上升了29.5%。可见,今年净利润增速大幅度下降,上市公司的人力成本并没有同步减少。不过随着经济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上市公司的工资增幅下降将成为普遍现象。上市公司尚且如此,对于中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讲,急速由人力成本上升通道转入人力成本下降通道,无异于从盛夏转瞬间进入了寒冬。那么,关键的问题就是,应对寒冬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你准备好了吗?
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中国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本身就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为此,我们首先要把企业的事情办好。
不要盲目恐慌,重新分析审视企业发展战略
恐慌只能让企业听风见雨,手忙脚乱,这样做于事无补。我们要分析国际、国内以及行业形势,对企业的优劣势做出清醒的判断。当经济形势低迷的时候,企业要辨明方向、拒绝诱惑、调整结构、降低成本,才能保证企业生存下来。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想补充一句,判断比钻石更珍贵。冬天里被冻死固然不幸,但是被吓死更是万分的不幸。当然,要做出清醒的判断必须遵循科学规律。
贬值了,可以尝试欧元甚至是人民币结算----当然,这每一个课题对企业来说要做出清醒的判断都有难度,但是“事在人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企业应对生存危机、寻找发展机遇的过程。
就国家层面来讲,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和消费;当出口受阻或者是出口增速减缓时,可以通过加强国家层面的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我国铁路、高速公路的发展就是政府投资的最好样板。但同时国家要发挥政府调控市场的职能,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让百姓放心消费,比如近期问题比较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有市场环境得到有序维护,就能打消百姓的消费顾虑,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行为释放出来。正是这些政策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使我国渡过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因此也将帮助我们国家应对目前碰到的难题。
在精细化管理上做文章,及时梳理调整人力资源策略
某民营制鞋集团企业的董事长一席话令人深思。他说,2006年以前,效益比较好,很多事情我们都没有注意。但是,为应对2008年订单下降、成本上升的困难环境,公司开始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动脑筋想办法。将车间里照明用的80瓦普通灯管换成20瓦的节能灯管,保证车间照明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每月可节约电费8万元。类似这样的多项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后,企业成本降低了2%-3%,预期全年利润可增加3%-6%。可见精细化管理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对利润的贡献是具有杠杆作用的。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政策和策略要及时进行梳理调整,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裁员或减薪措施降低成本。以上提到的这家制鞋企业通过对流水线生产方式的重新设计,原来需要86人才能运转的生产线,通过设备改造和流程再设计之后,只需要原来定员标准的50%就可以完成同样的生产任务。中石油也将通过推广应用加油站自动化管理系统将原来每座加油站20人的人员配置标准减少约40%。这些管理措施的应用,不可避免地对企业的用人数量和用人结构进行调整,加油工岗位减少了,但计算机维护岗位增加了;普通操作岗位减少了,技术岗位增加了;低素质要求岗位减少了,高专业要求岗位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也将发生重大改变。
在此情况下,笔者建议,一是对继续留在岗位上的员工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新岗位新标准的要求;二是为技术岗位设计顺畅的职业通道,以吸引和保留优秀的技术人才;三是为退出现有岗位但有能力有意愿和企业长期共同发展的员工安排新的工作机会,以降低不必要的员工离职所带来的显性及隐形人工成本。
点击QQ号码在线交谈或留言
24小时电话咨询热线。